咨询热线:180 8669 3390

企业诉讼

当前位置:武汉法律顾问 > 业务领域> 企业> 企业诉讼>

关于股权转让纠纷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4-07-10 来源:武汉法律顾问

近年来,广州市两级法院受理的公司法纠纷日益增多,股权转让纠纷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类型,但由于纠纷类型的新颖、相关法律法规的过于简单,法院在审判过程中遇到不少法律适用难题。本次调研活动通过案例分析、与审判人员的座谈、对相关部门的访谈等途径,致力于总结审判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形成本调研报告。①

一、广州市两级法院受理股权转让纠纷案件的概况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和施行,现代企业制度在我国逐渐建立。但现代企业制度作为一种从西方移植而来的制度,在本土得到民众的接受并得以发展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本土社会政治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截至2005年9月的数据,在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工商局”)登记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数量有100,280家,而股份有限公司仅有109家。有限责任公司以其规模可大可小、适应性强、设立程序简单、组织设置灵活等特点受到本地投资者的青睐。在这一背景下,不难理解的现象是广州市两级法院受理的股权转让纠纷案件绝大部分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纠纷。

(一)相关统计数据1

? 2000年以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的股权转让纠纷案件数据统计②随着经济的增长,投资活动的活跃,股权转让纠纷呈增长的趋势。从表一和图一可以看到,进入2005年,股权转让纠纷的数量和标的额均有较大的增长。2005年中院受理的一审案件明显增多,在该年受理的股权转让纠纷案件的总数中所占比例甚至超过二审案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股权转让纠纷案件的标的额越来越大2?广州市各基层法院受理的股权转让纠纷案件数据统计③通过比较广州市各区法院自2000年以来近六年间受理股权转让纠纷案件的数量,可得广州市各区法院受理股权转让纠纷案件的分布呈不均衡态势的结论。受理该类案件较多的是天河区法院、海珠区法院和东山区法院,分别是62件、22件和20件。天河区法院受理该类案件的数量最为突出,远远超过其他区法院。而其余各区法院近六年来审理股权转让纠纷案件的数量均在10件以下。(见图二)这与广州市各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天河区为广州市经济发展迅速的新城区,区内商业大厦林立、各类公司汇集的背景相关。2002年以来,广州市基层法院受理的股权转让纠纷案件数量在起伏中上升,2005年达到42件(见图三)。另一方面,股权转让纠纷案件的分布区域逐渐扩充,受理该类案件的区法院越来越多,各区收案数量差距在逐渐减少。

(二)股权转让纠纷案件的基本类型1

?企业形态方面:

(1)内资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为主,涉及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纠纷非常少。有少量涉及股份合作制企业、联营企业。在所有制方面,有国有股权转让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的股权转让。

(2)外资企业:主要是中外合资企业,也是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

2?诉讼请求方面:

(1)支付股权转让款。或是请求支付逾期未付股权转让款,或是对支付股权转让款的履行方式有争议,涉及抵销等问题。这是最主要的纠纷类型。

(2)确认受让股权取得的股东资格,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往往是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后,受让方已经支付股权转让款,甚至已经实际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但转让方不予配合办理股东变更登记。

(3)确认股权转让协议无效或者请求撤销股权转让协议,有的确认之诉兼有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的请求。其中既有协议其中一方当事人诉请,亦有协议的第三人诉请,第三人既有公司股东(股东的优先购买权是一个主要的诉请理由),也有非公司股东的利害关系人的情况④。

(4)股权转让引起的对公司债权债务承担的争议。股权转让时隐瞒公司真实的债权债务情况,股权转让时约定对公司债权债务的承担,往往是这类纠纷的背景。

(5)股权转让引发的竞业禁止问题。⑤这一类型的案件目前并不多见,但是随着竞业禁止问题为更多的人所意识与重视,预计这方面的纠纷会有增长的趋势。⑥

二、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1?瑕疵出资的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问题

瑕疵出资往往包括未足额出资、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等情形。在股权转让方具有出资瑕疵的情况下,股权受让方往往以欺诈或者显失公平为由,主张股权转让协议无效或请求撤销协议,或者以此为抗辩拒绝支付股权转让款,或者要求调整股权转让价款。按广州市两级法院的判例看来,法院多数会支持受让方的请求。例如,在(2002)天法经初字第547号案中,股权受让方(被告)以股权转让方(原告)未实际出资为抗辩理由拒绝支付股权转让款。原被告双方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中有“股权转让方保证所转让给股权受让方的股份是股权转让方在××公司的真实出资,拥有完全的处分权,没有设置任何抵押或担保,并免遭任何第三人的追索……”的约定。天河区法院认为“原、被告约定被告应支付股权转让款给原告的条件未成就”,采纳了被告的抗辩理由。

股权转让方的出资瑕疵是否影响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在转让人的股东资格不致于由于出资瑕疵而受到否定的前提下,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二:一是谁需要承担补足出资的责任?二是如何确定股权转让的价格方是公平合理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受让方受让瑕疵出资的股权后,不愿意填补公司实收资本金空缺的情况下,受让方是否具有法定的补足出资的义务?虽然在股权转让纠纷案件中,补足出资的请求作为与股权转让法律关系不同的另外一个法律关系,应是另案处理,但是受让方是否需要承担补足出资的义务,影响着其受让出资瑕疵股权的价格是否公平合理的判断。根据公司法规定⑦,补资责任的承担者首先是瑕疵出资的原始股东本人,其次是公司设立时的其他原始股东,而对受让取得瑕疵股权的股东的补资义务没有明确规定。司法界有观点认为,瑕疵股权受让人应与转让人一起承担补足出资的连带责任。其理由大都是参照国外立法例,如法国的《商事公司法》第282条第1、2款、《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第16条第(3)项、意大利《民法典》第2356条的规定。⑧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2)没有采纳这种观点,其第26条第1、2款仅规定了股权转让款应用于补足或返还出资及转让人的补资责任。⑨这为该司法解释第26条第3款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足额出资即转让股权,受让人以转让标的瑕疵或者受欺诈而主张撤销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埋下伏笔。我们认为,我们不能超越法律法规给当事人设立义务,而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受让人并没有补足出资的法定义务,补足出资的责任仍在于转让人,所以,对第一个问题的简单回答便是“股权受让人没有法定的补足出资的责任”,从这个角度看,出资瑕疵并不必然导致股权转让合同无效或可撤销。

对于第二个问题,当事人的抗辩往往是以认缴的资本额为基准来确定股权价值还是以实际出资的资本额为基准来确定股权价值之争。现实的背景是在股权转让前先作股权评估的做法并不普遍。被忽略的情况是,公司的价值不仅在于固定资产、动产、流动资金等有形资产中,还在于公司的品牌、资质、商誉、客户网络、人才、技术、发展前景等无形资本中。“股权的价值并不决定于股权产生时的成本,而取决于公司的情况和今后的发展前景。”⑩股权转让的价格应是受让人商业判断及其与转让人谈判的结果。原始股东(转让人)出资的瑕疵并不当然是股权转让的合理价格构成的关键性考量因素。所以,当事人意思自治约定的股权转让价格不宜轻易地因为转让人的出资瑕疵而被撤销。

但在前述案例中,当事人在股权转让合同中约定有真实出资的保证条款,转让人对这一条款的违反是否对约定股权转让价格的公平合理性造成影响?此外,如果出资瑕疵的股权权利的行使在公司受到限制,那么受让人受让该瑕疵股权,其期待利益的实现无疑会受到很大影响。可见,股权转让人的出资瑕疵是否会导致股权转让价格的显失公平仍需要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受让人商业判断的失误与转让人出资瑕疵的隐瞒是否具有必然的联系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受让人对出资瑕疵的情况为明知或应知,则不应存在欺诈或显失公平的情况。而股权转让合同中关于“保证真实出资”的特别约定可以作为受让人对出资瑕疵情况不明知也不应知的证明。

对于瑕疵出资的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认定,司法实践中,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和做法:一种为前述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的规定,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亦是持这种处理意见;另一种为“关键在于转让人是否对受让人构成欺诈……可以以欺诈为由主张合同无效或撤销合同”,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和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均持这种意见。紒紜矠我们认为,第二种观点更为合理。虽然免除受让人的补资责任为前述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第26条第3款的合理性提供了支持,但一概不予支持受让人撤销合同的主张的做法,未免太过“一刀切”,与民商法的基本理念不符。公司或公司的其他股东根据《公司法》有权要求转让人补足出资或承担违约责任,但是股权转让法律关系中的受让人却缺乏救济。因此,我们认为,当受让人对出资瑕疵的情况为明知或应知时,出资瑕疵并不导致股权转让协议无效或者可撤销;当受让人对出资瑕疵的情况不明知或不应知,而转让人存在欺诈的情况下,受让人可以主张合同无效或撤销合同。

2?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的问题

实际出资人与工商登记材料公示的股东不一致的情况可分为以下两种:

(1)名义股东与实际出资人之间有着口头或书面的内部协议,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任一方作为公司股东都不存在明显的法律障碍,不存在法律规避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名义股东即挂名股东转让股权,实际出资人即隐名股东可否主张权利?隐名股东的权利诉求往往是确权(公司经营情况良好时)或者返还投资款(公司经营情况差时)。股权受让人能否以股权转让人是未实际出资的挂名股东为由,拒绝支付股权转让款?

我们认为:隐名股东与挂名股东之间的内部协议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反之,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则,股权受让人不能仅以股权转让人是挂名股东为由,拒绝支付股权转让款。如(2005)穗中法民二终字第376号案、(2003)花法民二初字第343号案中均反映了这一观点。(2005)穗中法民二终字第376号案中,甲公司通过股权转让取得乙公司全部股权,后甲公司与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丙公司签订《协议书》,约定甲公司把其持有的乙公司10%的股权由丙公司挂名持有,以作乙公司过渡为有限责任公司之用。随后办理了相应的工商变更登记。后乙公司召开股东会议,同意丙公司将其持有的乙公司10%股权(50万元)转让给上诉人(原审被告)潘某。次日丙公司与潘某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约定丙公司将其持有的乙公司10%股权转让给潘某,潘某一次付清50万元,股权转让后,潘某将享有乙公司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等权利。随后乙公司办理了相应的工商变更登记。后丙公司起诉要求潘某支付股权转让款。法院认为,工商登记具有公示的效力,工商登记对外明确了丙公司的股东身份,甲公司与丙公司关于挂名股东的内部约定,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没有证据证实丙公司与潘某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时曾告知潘某关于丙公司作挂名股东的约定,也无证据证实潘某同意作乙公司的挂名股东,而乙公司的股东会决议显然已变更了挂名股东的内部约定,且股权变更已作工商变更登记,潘某作为乙公司的股东身份不容置疑。因此潘某须履行支付股权转让款的义务。

而在(2003)花法民二初字第343号案中,A公司的实际出资人是甲和乙,各占50%股权,他们分别以丙和丁作为挂名股东。经结算,公司总投资为900多万元,甲占700多万,乙占200多万。后经股东会决议,丁明确表示放弃优先购买权,甲和丙将其持有的A公司的股权及全部投资款权益转让给戊。戊后起诉要求乙和丁返还按股权比例多出的投资款。乙以甲、丙和戊之间的股权转让未经其同意及签名认可而无效为由,主张戊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对此法院认为,戊受让股权经股东会决议通过,丁亦放弃优先购买权,且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股权转让行为有效,戊取得股权和相关权益,具备诉讼主体资格。这体现了“隐名股东与挂名股东之间的内部协议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的观点。

在审判实践中,曾出现过公司法纠纷中是否适用“保护善意第三人”规则的困惑。紒紝矠一般认为,维护交易迅捷安全是商法的一个基本原则,保护善意第三人的信赖利益是该原则应有之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2)第27条第2款规定:“实际出资人以其为实际权利人主张股权处分行为无效的,如不能证明交易相对人为非善意,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这一规定彰显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商法规则。因此,在审理公司的外部纠纷(包括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中,应该注意保护善意第三人的信赖利益,维护交易的稳定,尊重既成的事实,注重纠纷处理的社会效果。

而在公司的内部纠纷中,更注重的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在不涉及第三人的情况下,隐名股东与挂名股东之间的权利义务依据其内部协议确定,可以确认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此时,内部协议的效力的认定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应排除协议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当事人恶意规避法律等不法情形,如当事人通过倒签协议来达到逃避债务目的的行为不容支持。而在没有出资协议(书面或口头)的情况下,实际的出资、经营、收益的行为能否成为认定股东资格的事实依据?仍需要综合分析相关证据,个案去把握。

此外,应区分“隐名股东”与股东的出资款由他人垫付的情况。在后一种情况下,一般认为,股东出资的来源并不影响股东资格的取得。借款出资者的股东资格应得到肯定,其取得的是完全的股东权利。垫付出资款的关系实质上仅是一种借款的债权债务关系,垫款者并不能享有股东权利。

(2)实际出资人成为股东存在法律障碍,或通过名义股东规避法律的情况。

如个人以公司名义持有法人股的情况,内地居民以港澳居民名义实际持股以达到享受外资企业优惠待遇目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实际出资人能否主张权利?一般认为,规避法律的行为不应得到支持,但实际出资人如能排除规避法律的不良后果,如将外资企业转变为内资企业,并退还专属于外资企业的优惠所得,那么,实际出资人的权益仍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具体的处理结果应达到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平衡。

3?工商登记、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效力的影响

这往往是股权受让方要求确权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一般认为,股权转让合同在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达成一致时成立,除了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和登记的,当事人另外约定了合同的生效条件的,成立时合同便生效。合同生效后对转让人和受让人产生约束力,双方应依照约定履行合同。工商登记、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对股东名称或姓名的变更仅仅是股权转让合同的一个履行方式,不对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造成影响。但是工商登记的股东变更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而股东名册的登记具有对抗公司的效力,股权转让行为应遵照公司章程的相关约定。

(1)工商登记。工商登记在确认股东资格中的作用曾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公司法》的修订让这个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对于公司的成立而言,工商登记具有设权性效果;但是对于股东的资格而言,工商登记对股东资料的确认没有设权性效果,而只是公示性登记,只产生对抗第三人的宣示性效果。

工商登记虽然不影响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但是工商登记毕竟具有公示作用,如果当事人不进行股东名称或姓名的工商变更登记,往往会影响股权受让人权利的行使。在股权转让纠纷的案件中,变更工商登记是一个常见的诉讼请求。此时,法官的顾虑是,如果支持这一诉讼请求,判决的执行涉及行政机关的作为,在民事诉讼中作出这样的判决是否恰当。据我们向市工商局了解的情况,单单一份民事判决书并不能让工商局作出变更工商登记的行政行为。在《公司法》修订前,除了民事判决书外,当事人仍需提交原任或新任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书、新股东会的决议、修改后的章程、新董事会的决议等材料,工商局才会对工商登记作出变更,其依据是1999年5月2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协助人民法院执行冻结或强制转让股权问题的答复》。在《公司法》修订后,国家工商总局于2005年12月22日印发了《内资企业登记表格和内资企业登记申请提交材料规范》。根据该规范,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划转股权的,无需提交股东会决议、股权转让协议,但除了法院的裁定书外,仍需提交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公司签署的《公司股东出资情况表》、法定代表人签署的公司章程修正案等等材料。也就是说,法院判决之后,申请股东变更登记仍需公司的配合。这样,矛盾就可能会出现:当事人往往是在无法取得上述工商局要求的材料按正常途径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情况下,才向法院请求确权,当法院作出民事判决确认当事人的股东资格后,仍会出现当事人无法取得公司章程修正案等材料的情况,尤其是在当事人是小股东的情况下。此时如果严格按照工商局的上述规定办,便会出现得到司法确权的股东仍是无法办理工商登记的情况。司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进行工作的协调是解决这一矛盾的现实途径。而在现行法律和法理框架下,处理民事纠纷的法官在作出民事判决时,应注意我们的判决只能要求当事人做什么,而不能要求行政机关做什么。

(2)股东名册。原《公司法》第31条和新《公司法》第33条对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备置股东名册及其记载事项作了规定。股东名册往往被认为是处理股东与公司之间关系的优势证据。股东转让股权后,未变更股东名册的,受让人不得对抗公司。但是,我国原《公司法》和新《公司法》都未对不备置股东名册的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罚规定。紒紟矠这在一定程度上放任了有限责任公司不设置格式规范的股东名册的行为。工商部门在实践操作中也没有对公司设置股东名册进行监管,股东名册并不是工商部门要求公司备案的材料之一。股东名册设置不规范的大量存在使依照股东名册的记载确认股东资格缺乏现实基础。

(3)公司章程。法理上,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自治规约,由全体股东共同制定,是就公司的重要事务所做的规范性和长期性安排。股权转让行为除了应遵循《公司法》,还应符合公司章程的要求。《公司法》修改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尊重公司的自治行为,增强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但是,据我们向市工商局了解到的情况,绝大部分公司在工商局登记时,采用的是由国家工商总局制作的公司章程范本,对范本的格式条款进行改动的公司少,自己独立制作公司章程的公司更少。而该公司章程范本中关于股权转让的规定简单如原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其操作性和实际意义令人质疑。公司章程的制定在公司的成立和运作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的现状,与目前我市投资者对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的认识程度相关,也充分说明了现代企业制度和法律作为移植的法制,在本土的施行要保持制度的初衷并非易事。然而,对于依法判案的法官来说,公司章程仍是处理公司纠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 

4?股权所属公司的诉讼地位

在现有股权转让纠纷案例中,有不少当事人把拟转让股权所属的公司列为被告。常见的情况是,股权转让方要求公司与受让方一起连带承担支付股权转让款的责任,或者受让方要求公司返还已支付的股权转让款。对此,通常认为,公司并不是股权转让法律关系的当事人,除非公司对股权转让款的支付即新股东的债务承担担保责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实际的做法往往是驳回原告要求公司承担支付股权转让款或者返还股权转让款的请求。即使是公司实际接收了受让人的股权转让款,也应视为公司受转让人委托接受股权转让款。如(2002)穗中法民三初字第311号案判决的论述。

而当公司在股权转让协议中盖章,或者在协议中明确表示承担支付股权转让款项的责任时,公司是否需要对股权转让款的支付承担责任?首先,如果公司仅仅是在协议上盖章,并没有明确的表示承担付款责任的约定,那么公司的盖章行为只能视为对股东转让股权行为的确认,公司无需对转让款项承担责任。其次,如果协议中有明确的公司承担付款责任的约定,那么这实质上是公司为股东债务承担担保的问题。这就需要考虑这是否构成实际上的抽逃出资;公司资本的实际减少是否损害了公司本身、公司其他股东、公司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公司作出为股东债务担保的决定是否为公司的真实意思表示,还是个别人操纵行为的结果;等等一系列各方利益平衡的考量因素。新《公司法》第16条提供了明确的处理准则:公司的这一担保行为,必须经股东会决议;受担保的股东不能参加该事项的表决;表决应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在公司并非股权转让法律关系的主体情况下,如果原告没有把公司列为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出于查清事实、正确处理纠纷的需要,应把公司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因为:①股权转让关系着公司股东的变化,对于公司来说,这是一重大事项,有着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符合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法定条件。②股权转让引起的工商登记、股东名册、公司章程等对股东名称或姓名的记载的变更都需要公司的协助,根据新《公司法》第33条第2款的规定,“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而股东名册被视为股东对抗公司的关键证据,公司对此有着利害关系。③股权转让价格的确定往往与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相关,公司加入诉讼有利于查清事实。

当事人把公司列为被告,要求其承担支付股权转让款的责任的诉讼现象反映了当事人对公司法人财产和人格独立的意识不强,往往认为公司的财产就是股东的财产,公司的负债就是股东的负债,公司的亏损就是股东的亏损。相应的也就常常出现当事人在股权转让协议中约定对公司债权债务的分担、受让人受让股权后公司出现亏损时要求转让人承担损失赔偿责任等等有违公司法人独立原则的现象。面对这些杂乱无章的现实,法官所能做的是通过个案的纠正去引导当事人依照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让更多的市场经济主体自觉地在法治的轨道中进行经济活动。  

5?股权的继承问题

(2004)穗中法民二终字第1244号案紒紣矠引发了我们对股权的继承问题的讨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死亡后,继承人要求确认其股权,是否需要对股权的身份性权利和财产性权利加以区别对待?股东的身份是否可以继承取得?修订前的《公司法》对此并没有明确,当时民二庭的法官们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意见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死亡,继承人要求确认其股权时,应当对股权的身份性权利和财产性权利加以区别对待,股东的身份不能必然通过继承取得。股东死亡后,其继承人有权继承其财产,继承发生时,也意味着财产的所有权发生了变更。基于股东的身份有特定性,股东名称在公司股东名册及工商登记材料中均有备案,继承人对股东股权的继承亦意味着股东的变更,股东的变更即意味着股权的转让,故股权的继承不能按照一般财产权继承的原则进行,而应当遵循公司法及公司章程关于股权转让的有关规定进行。如果其他股东接受继承人做股东,则须重新签订合同及公司章程报工商部门备案,这一点应无异议;在其他股东不同意继承人做股东的情况下,其他股东可以购买继承人的股权,价格由继承人与其他股东通过协商达成合意;在继承人与其他股东就股权转让不能达成合意的情况下,唯有解散公司,进行清算,继承人可取得应分配给被继承人的财产。

意见二:因为公司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三十八条规定:“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一规定说明法律倾向于保护公司存在的连续性。有限责任公司虽然具有资合与人合两方面的特点,但资合是公司存在的物质基础,而人合是相对于资合而言更高层次的要求,人合因素会涉及到更为复杂的情况,公司往往会因为人合因素难以达成而走向僵局、解散的命运。草案强调了资合这个物质基础,从而有利于在某一股东死亡情况下该公司继续存在,这样将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更为有利。股东身份的继承与股权之转让虽有一定的共同点,但其所依据的法律事实毕竟不同,因而也会有不同的法律后果。在股权转让的过程中,尽管也会因为转让股权而对公司和其他股东产生重要影响,但由于股权转让一次不成功,该转让者还可以采取其它的救济手段,如继续寻求新的受让者,直到其他股东接受新受让者为止,或者谋求其他股东对其股份购买等,所以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中股权转让须经过半数的股东同意,这是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特点而作出的考虑。而当股东死亡时,该股东不可能再对股权的转让作出指示、等待等,也不可能再和其它股东进行协商,因此法律允许其合法继承人承接该股东身份,而剥夺其他股东异议的权利,是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特性的一个例外。当然该股东若非意外死亡,也可以先行和其它股东协商而达成协议,商定在其死亡后的继承股东。若在公司章程中有明确约定,也属该死亡股东在生前与其他股东所达成的协议,其效力应可以认定,应按照协议约定履行。

第一种意见是多数意见,认为应区别对待股权中的财产性权利和身份性权利,财产性权利当然可以继承取得,但身份性权利则不然,死亡股东的继承人并不当然取得股东资格。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仍是需要得到考虑。紒紥矠市工商局的操作也是反映了这一观点。死亡股东的继承人取得股东资格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时,除需提交继承、遗赠证明等法律文书外,还需提交其他股东变更登记需要提交的材料,如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修正案等,表明了在公司多数股东不同意的情况下,继承人取得股东资格、行使股东权利还是有许多现实障碍。

但新《公司法》采用了其征求意见稿中的观点,其第76条规定:“自然人股东死亡后,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根据新法的规定,排除股东资格的继承,需要公司股东在公司章程中作出明确的规定。这就要求股东在制定公司章程时对公司事务安排有更强的预见性。而当公司章程没有作出事先规定的时候(《公司法》修订之前的公司章程绝大部分都没有这样的规定),公司的其他股东不愿意接受继承人作为股东的情况下,如果公司的其他股东能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表决权,自然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的方式反对股东资格的继承;但是,当公司的其他股东不能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表决权时,异议股东只能选择要么接受继承人作为股东,要么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退出公司;如果异议股东不愿意接受继承人作为股东,股权转让又不能达成合意,公司便可能会陷入僵局,解散公司是最后的道路。虽然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在公司的设立和续存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出于人合性因素的复杂性和法律调整的局限性,法律还是把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因素更多地留给当事人自己去调整,而着眼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资合性来作出规定。

6?国有股权转让

国有股权的转让,由于涉及了国家利益,法律法规对此规定了一些特别的程序要求,以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国有股权转让的特别程序要求主要是须经有关部门的审批与进行资产的评估。在广州市两级法院审理的案件中,由于未经有关部门的审批而认定国有股权转让协议未生效或解除协议的,有(2003)东法民二初字第9号案和(2005)穗中法民二初字第30号案。由于未进行资产评估而认定国有股权转让合同无效的,有(2003)穗开法民一初字第392号案紓紛矠。我们认为,国家的利益任何时候都应得到维护,但是,机械地适用法律法规有时可能会导致有违立法者的初衷的结果。国有股权的转让,受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约束,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作为股权转让,是一种民商事行为,应受民商事法律的调整,遵循诚实信用等基本的民商事法律原则。审判当中,应注意对法律法规的宗旨和基本精神的把握,对国有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认定应全面而审慎,力图在保护国家利益和维护交易的安全等各方面利益中取得平衡。关于未经审批的问题,应给予当事人补办相关手续的机会,如在一审辩论终结之前仍未能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的,应当认定股权转让合同未生效。关于未经价值评估问题,可以采取补充评估,根据评估价值调整转让价格等补救措施,不宜轻易认定合同无效。紓紜矠因为有时候合同无效耗费的成本也是巨大的,维护交易现状具有更佳的社会效果。

7?职工持股问题

职工持股是我国经济体制改制的一个产物,缺乏明确和统一的法律法规对之进行规范。其具体操作往往是根据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政策文件等。我们在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职工由于辞职等原因离开公司后,是否要退股?如果其不愿意退股,能否强制要求其退股?谁来受让他们的股权?股权的价格如何确定?

我们认为,职工持股具有特殊的政策背景,职工离开企业时是否需要退股应视乎其持股的具体性质而定。一般来说,企业内部职工股往往带有福利性质,具有较低的持股成本;在一些劳资结合的股份合作制企业里,职工持股不仅意味着职工的出资,而且意味着职工的劳动。职工持股往往是基于他是企业的职工这一身份,这是职工持股的资格问题。当职工离开企业,不再为企业作贡献的时候,他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持有公司股权的特定条件,因此,可以要求该职工退股。而受让其股权的主体应是其他职工或者工会。紓紝矠由于公司回购股权可能会导致公司资本的实际减少,有违《公司法》资本确定原则和资本维持原则,应该慎行。至于股权的价格,应依照公司章程或公司关于职工持股的其他文件规定的价格或者协商的价格进行转让;在没有相关约定或无法协商的情况下,应该充分考虑职工股的非市场性,不能完全按照评估价确定股权转让的价格,可以参照原价结合职工工作贡献予以确定。 

三、结语

自我国奉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体系也日益庞大。一路走来,许多时候,我们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自己去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法律法规的不完全同步和配套,给一些社会经济关系留下的法律调整的空白;移植的制度水土不服,民众无法迅速接受和消化新的制度,催生了许多不规范的经济行为,这些行为无法与现有的法律规定对上号。这些种种让法官遭遇法律适用的难题,但法官却不能因为法律的缺位而拒绝裁判。此时,是把现实的行为套在某个现有的概念上对之进行法律适用,还是在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下对现实行为进行灵活的个案调整,以求达到个案的公平?道理就像是削足适履,还是为脚找一双适合的鞋子一样简单。我们的法官虽不能像英美法系的法官那样具有造法的权力,但也不是只能机械地适用法律的机器。在原则与灵活之间把握平衡,善用法律赋予我们的自由裁量权,是我们缓解相对滞后的法律与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的良方。我们的实践将会为立法的完善提供现实基础,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我们目前遇到的法律适用问题。在股权转让纠纷案件的审理上,我们将沿着一条分歧——争论——统一的道路摸索前进.

注释: 

  ①在本调研报告即将完稿之际,2005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对本调研报告中论及的一些问题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如工商登记的公示性、股东资格的继承等。新规定于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我们相关的审判实践也将依照新规定进行。但为真实体现我们的审判实践过程,对于那些新公司法明确规定了的问题,本调研报告仍保留对我们曾经的困惑、认识、做法的阐述。在条文和规定的引用方面,对修订前的《公司法》,本文称之为“原《公司法》”;对修订后的《公司法》,本文称之为“新《公司法》”。  

②本文关于2005年的数据均是2005年1月至2005年9月的数据。 

 ③本文对广州市各基层法院的数据统计仍按旧的行政辖区划分状态下的情况。  

④非公司股东的第三人有没有权利提起股权转让协议无效之诉是个争议问题,如(2003)穗中法民二终字第1462号案。  

⑤如(2002)番法经初字第1497号案。  

⑥在(2004)穗中法民二初字第312、374号案中,法院主持调解,拟通过股权转让的途径解决公司僵局,其中竞业禁止问题便成为当事人分歧较大的一个问题。调解协议最终能达成,股权转让最终能顺利完成,竞业禁止问题的妥善解决是关键之一。  

⑦见原《公司法》第25条、第28条的规定,新《公司法》第28条、第31条的规定。  

⑧持这种观点的有最高人民法院的虞政平:《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审查》,载《法律适用》2003年第9期,第54页;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认定》,载祝铭山主编《股权纠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页。  

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2)第26条第1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未足额出资或者抽逃出资后转让股权,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转让人将转让股权价款用于补足或者返还出资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2款规定:“转让股权价款不足以补足出资,转让人又未继续补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或者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请求转让人补足出资或者在出资不足金额及利息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载《中国民商审判》总第6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⑩摘自最高人民法院张勇健法官2004年9月24日在广州市法院民商事审判业务培训班上的发言。  

11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关于审理涉及公司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二)》,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关于公司法适用若干疑难问题的理解》,载《中国民商审判》总第7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第13—14页。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认定》,载祝铭山主编《股权纠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页。  

12如(2004)穗中法民二终字第44号案,按工商登记,A公司原有股东甲、乙两人,甲占80%股权,乙占20%,但公司设立过程中,公司章程和其他工商登记资料上乙的签名均由甲代签。后甲将乙名下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丙,股东会决议和转让协议上乙的签名均为甲代签。后乙请求法院确认该股权转让关系无效。能否因为丙是善意第三人应受到保护而肯定股权转让的效力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是个争议的问题。  

13新《公司法》明确了工商登记资料和股东名册上股东记载事项的效力,该法第33条第2、3款规定:“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14《公司法》修改草案建议稿第304条对此有所修正。而境外如日本、台湾地区的立法例中有不少可借鉴的规定,详见王保树主编:《中国公司法修改草案建议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569—577页。但新《公司法》未采纳相关建议。紒紡矠该案中,甲公司(涉外)将其在丙公司(中外合作企业)的股权转让给乙公司(涉外),乙公司将股权转让款支付给了丙公司,后股权转让的批准手续未能办理,乙公司请求撤销股权转让协议、甲公司和丙公司返还转让款。该案后来上诉到省高院,二审判决改判,但是却没有对相关法律关系进行论述,仅是根据收款事实判决丙公司返还款项,见(2003)粤高法民四终字第68号民事判决。  

15该案一审为(2004)东法民二初字第415号案。该案中,A公司股东甲占80%股权,股东乙占20%股权,后甲死亡;甲的妻子和儿子要求继承取得甲的股权,遭乙反对,遂诉至法院。  

16意见一为广州中院民二庭徐炜法官所表述,意见二为该庭谷丰民法官所表述,是当时该庭关于股权继承问题的两种代表意见。  

17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也是持这种观点。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第12条,载《中国民商审判》总第7集,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18新《公司法》施行后,工商局在这方面除了加强对公司章程的审查外,其余做法并没有变化。  

19该案中,A公司国有股占82?65%,职工持股会占16?28%,某个人股占1?07%,全部股权转让给甲乙丙三个人。该三人接手公司后,以国有股权转让未经评估、股权转让中存在欺诈等理由请求法院确认股权转让协议等一系列合同无效,并要求转让方返还相关款项和赔偿损失。该案被(2004)穗中法民二终字第1832号民事裁定以程序不当、事实不清为由发回重审。再由(2005)穗开法民二重字第1号民事判决作出股权转让合同有效的认定。后一方当事人上诉,目前该案正在二审审理中。  

2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征求意见稿2)第29条就反映了这样的观点。  21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7条第3款规定:“职工持股会”或者其他类似的组织已经办理社团法人登记的,可以作为公司股东。与江浙地区的做法不同,在广州市,职工持股会往往并不具有社团法人资格,而工会具有社团法人资格,因此工会被工商部门认可作为股东登记,而职工持股会就不被认为可作为股东。

联系我们

电话:180 8669 3390

联系人:王卫红律师

Copyright © 武汉法律顾问|武汉企业律师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武汉seo
网站地图